什么是 RFC?

RFC(Request for Comments,征求意见稿)是互联网工程任务组(IETF)发布的系列技术文档,用于定义协议标准、实践方法及技术理论。RFC 始于 1969 年 ARPANET 项目,由工程师史蒂夫·克罗克首创,旨在通过开放协作解决早期网络互操作性难题。目前,RFC 由 IETF 标准化流程管理,内容涵盖网络协议(如 TCP/IP、HTTP)、安全机制(如 TLS)、寻址系统(如 IPv6)等核心领域,并分为提议标准(Proposed Standard)、草案标准(Draft Standard)、互联网标准(Internet Standard)等不同成熟度级别。
RFC 的制定需经历严格流程:首先提交互联网草案(Internet-Draft)至 IETF 工作组评审,经技术修订后由互联网工程指导组(IESG)批准,最终由 RFC 编辑团队发布。所有 RFC 文档均公开存档,且状态可能随技术发展更新(例如 RFC 793 定义 TCP 后被后续标准补充)。RFC 的开放性促进了全球技术统一,但也面临碎片化实施、协议漏洞等挑战。截至 2025 年 5 月,RFC 系列已发布超 9,700 篇文档,持续支撑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演进。

RFC 的重要性

📊

标准化

定义互联网协议和标准,确保全球网络的互操作性

🔧

技术规范

提供详细的技术实现指导和最佳实践

🌐

开放透明

所有RFC文档都是公开可访问的,促进技术创新

RFC 状态分类

Standard 正式互联网标准
Proposed Standard 提议标准
Draft Standard 草案标准
Informational 信息性文档
Experimental 实验性文档
Historic 历史文档